今年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《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》显示,
2023年15-24岁青年学生病例为3010例,
男性同性传播占84.7%,
异性性传播占14.0%。
为什么青年学生会成为艾滋病高发群体?
首先,性教育缺乏。
他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,
安全套使用率低。
其次,互联网社交发展迅速。
他们可通过各种社交软件接触性内容,
满足强烈的社交需求的同时,
缩短了性交往的时空距离。
第三,性观念开放。
他们对婚前性行为、偶遇性行为的接受度不断提高,
对不同性行为方式接受度变高(男男性行为更加高危),
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也较早。
第四,思想单纯、缺乏性保护意识。
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,
与他人发生性行为,
甚至出现滥用新型毒品,
造成“毒”与“性”的交织。
最后,没有正确认识艾滋病。
他们不敢寻求正规的 HIV 检测和服务,
即使做了检测,因未取报告而对检测结果毫不知情。
还有隐瞒自己的HIV感染状况,回避寻求治疗;
也可能开始接受治疗,又中途放弃。
青年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?
1、家庭与学校性教育:
学校应将性教育纳入课程,
家长应从小进行开展性教育,
坦诚与子女沟通。
2、主动学习防艾知识:
网上交友与线下见面时,
务必提高安全意识,
拒绝发生无保护性行为。
03、安全性行为要点:
①避免与HIV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。
②减少饮酒聚会及“酒吧”等场所涉足,
拒绝他人递烟、饮料,
以防被下药而陷入高危性行为。
③务必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。
注意:男性感染者传给女性的概率远远高于女性传给男性。
④选择质量合格、未过期的安全套;
安全套不要重复使用。
4、经血传播预防措施:
①杜绝不安全注射与输血,
就医不到无照诊所,
应选择正规医院,
献血至正规血站。
使用一次性针具与消毒器械,
②远离毒品。
③不到非正规的美容、整形机构
去做纹眉、纹身、穿耳眼等刺破皮肤的手术。
不去非正规的口腔诊所补牙。
④ 个人物品不混用。
牙刷、毛巾、剃须刀等
靠近五官或皮肤的物品尤忌共用,
公共厕所优先选蹲便器。
5、尽早服用阻断药物,及时咨询检测:
如果不慎发生高危行为后,
72小时内服用暴露后预防性阻断药
可有效阻断艾滋病感染。
即使超过72小时也应积极服用。
预防性阻断药物获取渠道,应前往当地正规艾滋病防治机构咨询。
(注:高危性行为包括发生如无保护性行为,如与感染者的性行为、多性伴、男男性行为、遭强暴等;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;到非法采血点卖过血;怀疑就医时接受过不安全注射或输血;性伴侣中有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性病的人)
在此共同呼吁广大家长和青年群体,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和性教育,掌握科学的性知识,树立正确的性观念,保证安全的性行为,远离艾滋病困扰。平时可以进行适当运动,增强身体素质,提高身体抵抗力。还应该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睡眠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我院为全市艾滋病定点治疗单位,开设了爱心门诊,专设个案咨询室,由个案咨询师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艾滋病相关咨询及心理辅导服务。设有抗病毒治疗管理办公室,为病友提供随访交流平台。同时爱心门诊还提供艾滋病暴露前后预防咨询及处置服务。
服务热线:19189340100